普通心理學是剛進入大學之後所遇到的第一個心理學領域,很多人在念心理學的時候都被非常大量的心理學名詞所困惑,老師的投影片也一定在不同的章節中給出各式各樣的定義,因此,我們在學習心理學的時候總是會無所適從,不知道要從哪邊學起會比較好。 另外,不同的老師也會強調他自己所熟悉的領域,學習生物的老師會強調在心理學當中的生物基礎,學習心理治療的老師會強調人的主觀經驗,學習計量心理學的老師會把人看作是一個複雜的機器,因此,面對各式各樣心理學的論述,我們原本所想的「人」變成一堆分崩離析的部分,每一個學習心理學的人都被迫讓自己站在某一個心理學的領域,因此在學習的時候就會開始排斥其他領域。然而這不是我們所樂見的,因為在我們完全了解某個心理學領域之前,我們不應該去排斥他,等等以心理學的歷史(也就是導論的這一個章節)為例,來說明這件事情的重要性,在講完這件事情之後,我們再去想一個我們應該要抱持的態度。 現在心理學的創始時間,是來自於Wundt設立心理學實驗室的那時候,Wundt用的是內省法,也就是透過研究某些心理歷程的特性來了解心理學,例如可以測量時間、測量正確率、測量感覺(這邊的感覺是感官感覺sensation,而不是feeling),我們可以想見,如果我們明確的知道某個心理歷程所花的時間,就可以去猜測這中間發生了什麼事。 但是課本隨後一定會批評Wundt的作法太過「主觀」,因此才會有行為學派(behaviorism)的興起,行為學派透過制約(conditioning)的研究來解釋人的行為,他們主張人是否有意識根本就 不重要 ,如果我們把人當成是一個機器,而外界的刺激(stimulus)就是輸入(input),而最後輸出(output)到外界的就是反應(response)。 但是最後又發現人的認知歷程(cognitive process, 處理外界刺激的心理歷程)又是重要的,有些實驗數據無法單純地用行為學派解釋,於是行為學派又被修正而成認知行為學派。 但事實上,認知心理學所做的事情正類似於當初Wundt所做的事情,心理實驗會測量一個人的反應時間與正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