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3的文章

普通心理學介紹

普通心理學是剛進入大學之後所遇到的第一個心理學領域,很多人在念心理學的時候都被非常大量的心理學名詞所困惑,老師的投影片也一定在不同的章節中給出各式各樣的定義,因此,我們在學習心理學的時候總是會無所適從,不知道要從哪邊學起會比較好。 另外,不同的老師也會強調他自己所熟悉的領域,學習生物的老師會強調在心理學當中的生物基礎,學習心理治療的老師會強調人的主觀經驗,學習計量心理學的老師會把人看作是一個複雜的機器,因此,面對各式各樣心理學的論述,我們原本所想的「人」變成一堆分崩離析的部分,每一個學習心理學的人都被迫讓自己站在某一個心理學的領域,因此在學習的時候就會開始排斥其他領域。然而這不是我們所樂見的,因為在我們完全了解某個心理學領域之前,我們不應該去排斥他,等等以心理學的歷史(也就是導論的這一個章節)為例,來說明這件事情的重要性,在講完這件事情之後,我們再去想一個我們應該要抱持的態度。 現在心理學的創始時間,是來自於Wundt設立心理學實驗室的那時候,Wundt用的是內省法,也就是透過研究某些心理歷程的特性來了解心理學,例如可以測量時間、測量正確率、測量感覺(這邊的感覺是感官感覺sensation,而不是feeling),我們可以想見,如果我們明確的知道某個心理歷程所花的時間,就可以去猜測這中間發生了什麼事。 但是課本隨後一定會批評Wundt的作法太過「主觀」,因此才會有行為學派(behaviorism)的興起,行為學派透過制約(conditioning)的研究來解釋人的行為,他們主張人是否有意識根本就 不重要 ,如果我們把人當成是一個機器,而外界的刺激(stimulus)就是輸入(input),而最後輸出(output)到外界的就是反應(response)。 但是最後又發現人的認知歷程(cognitive process, 處理外界刺激的心理歷程)又是重要的,有些實驗數據無法單純地用行為學派解釋,於是行為學派又被修正而成認知行為學派。 但事實上,認知心理學所做的事情正類似於當初Wundt所做的事情,心理實驗會測量一個人的反應時間與正確率,

網路成癮與現實生活

網路常常被用來當作逃離現實生活的工具 :對於一個容易感到自卑的人而言,會想要在網路遊戲當中的勝利找到支配別人的成就感;對於一個容易感到孤單的人而言,會想要在社群網站之中找尋能夠無時無刻陪伴自己;對於一個容易感到無聊的人而言,總是會想要從網路之中尋找稍縱即逝的快樂。面對這些情況,家長很容易發現孩子藉由網路來躲避某些事物,但不一定能夠精確的指認孩子所不願面對的事物是什麼。 以我的例子為例,我高一的時候感到對於未來的茫然以及孤單,首先我在英文的段考上遇到了挫折,在生活中長期感到孤單,但面對家長期盼的壓力、繁忙的課業與補習,我找不到任何可以給我慰藉的地方,於是那時我沉浸在與女生的即時通當中,把一切事情都擺爛。在家長的眼中看來,我是一個不認真念書整天與別的女生即時通的孩子,但如果以我的角度來看的話,就是一句又一句的「我只能這麼做」、「我只能這樣」、「除了這樣以外我完全沒有辦法」,這些壓力導致我走上被所有人誤解的道路。 我並不是說沉迷於網路是合理的,而是希望能夠花更多時間來了解沉迷於網路背後的原因。事實上,我們可以根據心理學家 B.F. skinner 的理論,把網路成癮的原因粗略地分成兩種效果,當我們進入網路世界中的時候,第一種效果是「快樂增加」使得我們繼續沉迷於網路當中;第二種效果則是「痛苦減少」使我們沉迷於網路當中。我剛剛所說的故事主要是第二種效果的例子,我想要逃離在生活當中的焦慮,因此我從即時通中找到安全感。 另外一個故事是我認識的人的例子:有些人在生活當中與別人的互動常常遇到挫折或被欺負,於是就會在網路中建立自己的形象,想要從網路上找回自己的信心,藉此找回自己的歸屬感以及自尊,目的是逃避現實生活中的挫折。有一些表面上是沉迷於電玩,想要從中取得快樂的例子,實際上更根本的原因是想要避免面對自己生活中的自卑,對於這樣的孩子而言,家長常常不了解孩子內心深處的不安,而往往歸咎於孩子的意志力不堅定無法面對現實生活中的挫折。 實際上,面對一個沉迷於網路中的孩子,我們應該要怎麼做呢?首先,最重要的是能夠與孩子「溝通」,如果沒有雙方的溝通,沒有雙方的瞭解什麼問題都沒有辦法解決。人與人之間的誤解往往來自於以為自己真的很了解對方,抱持著這個信念因此忽略了 持續關注 對方心理上的改變。家長會以為自己真的很了解孩子,孩子也以為自己很了解家長,然而正因此 雙方都不瞭解 ...

計量心理學介紹(心統、心測、心實)

嘔吐

我不太喜歡讓別人知道我有私底下嘔吐的習慣,尤其是讓我的同學知道我有一個這麼恐怖的嗜好:把我的嘔吐吃回去。 不需要問我為什麼有這個想法,我只知道自從我有意識以來我就習慣這麼做了,並沒有什麼特殊的理由,對我來說也是家常便飯,每當我想吐的時候我都會到廁所裡面拿出寶特瓶吐進去,然後再一口氣把它喝掉,雖然正常人都會有嘔吐很臭的想法,但是我從來都不這麼覺得,我覺得臭的東西是那種很濃很濃的香水,真的很臭吧!我也是覺得路上是有花香、便當飯菜也是很香的。 然而事情總不是這麼簡單,有一次我在網咖裡面東窗事發了,玩對戰遊戲的時候因為被左邊的人卡住出口,一直叫他借過他很不領情的繼續看著他的電腦螢幕。 「可惡!快點借過。」 他好像堵人習慣了,繼續停在那邊不動,我還聽見他用力按下滑鼠的聲音。 我趕緊拿出寶特瓶,好不容易才把所有的東西都吐進去,左邊那個人這才發現到事情的嚴重性,終於用非常不可置信的眼神看我,是驚訝、不解,像是在看猩猩的神情。 「沒事沒事!」我趕緊把寶特瓶蓋起來,憤怒的把電腦關掉,直接繞另外一條路去網咖外面,那次就是一個愉快的經驗被打破了,我只好在路上把他喝掉。 如果說起這件事情的話,就會開始回想這個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人知道我有這個習慣,如果數起來,應該絕對十個人不到,尤其家人一定不會知道,我很害怕我會因此被送去看精神科醫生,那些醫生會開什麼藥我不清楚,我好好的嘔吐再吃掉到底有冒犯到他什麼呢? 或者是我真的在害怕什麼也說不定喔!之前有一個同學這麼跟我說著,那個同學後來因為不小心被我吐到了,就對我非常不爽,無論我怎麼道歉都沒有用,難道被嘔吐物碰到有這麼可怕嗎? 可是畢竟他還算是我的同學,並沒有真的把我的事情洩漏出去,大概假如他洩漏出去的話就會被我用嘔吐物淹死吧我想,然而我並不邪惡,只是我真的不希望別人知道而已。 我最擔心的事情就是,如果我以後有女朋友的話,在接吻的時候會不小心吐進去,以前看過一本書說在想到喜歡女生的牙刷時會反胃,然後就會……嘔吐,我則是害怕我真的接吻的時候會如此,把自己的嘔吐物丟到別人的身體裡面,這需要擔心的有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我沒有辦法再把嘔吐物吃回去,第二件事情是我怕對方會變得跟之前那位同學一樣突然開始討厭我起來。 然而我真正擔心的事情在某一天發生了,雖然並不是我剛剛描述的那一段,而只是某一次我的寶特瓶破洞了,我在捷運站的時候,吐得一地都是,我當場哭了出來,這個...

姊妹

剛好跟比較不常一起走的同學一起去搭捷運(那天是校外教學),走在天橋旁的時候,我剛好說到太宰治的「雪夜的故事」,說出人的眼睛可以儲存景色,他卻沒有被浪漫感染的感覺,只是大家一起上天橋,那天有下雨,地板溼溼的,晚上的車子都開著燈,分明是講這個故事的時間點才是。 所謂的感人,到底要從哪裡拿呢?眼淚,眼淚吧!一個在街上哭的女孩,一定很美,原因是跟家裡的人走散了,一個人在大台北市的街上尋找回家的路。 然後他決定自己走回家,那是不會化妝的年紀,只是臉有點哭腫了而已。旁邊的車子不時發出轟隆聲,路燈發著微黃色的燈光。對了,我在的當天晚上不就是如此嗎? 是不是當我下了天橋,第一個跟我擦肩而過的就是迷路的女孩?結果他一定走到了台北車站,在那裡,他第一次向人問路,那個人沒有回答,搖搖頭說不知道就走了。 女孩看到了公車站牌(那一定是個非常漂亮的女孩,所有補完習下課的人,都不自覺看向她),發現熟悉的站在很遠的地方,她決定搭捷運(那時我應該到家了,在玩電腦)。 美麗的故事到這裡,是不是我都不小心錯過了呢?只要是雨天就一定會有迷路的女孩,是不會錯的。那麼,一定會有永不凋謝的百合花,半夜的草地上一定有露水。 一定有人在路燈下接吻,一定有人在橋上的車上俯瞰台北市,一定有人在河畔騎著腳踏車,一定有人看著滿月興奮地大叫。 幸福,大概就是這種感覺吧! 再回到女孩,雖說是不會化妝的年紀(對她來說),但是已經是高一了,她家裡面只有姐姐,爸媽可能都出公差了吧!當她姊問她為什麼這麼晚回來,她一定不會說她迷路了,她姐姐看到了她的淚痕,一定會說:「哎呀!迷路了吧?」 她搖搖頭否認,因為這哪是能承認的事呢? 「我在經過天橋的時候認識了一個男朋友。」她說,到底她是開玩笑的,還是她真的看見我了呢? 如果看見我了,她一定也有聽見「雪夜的故事」,那麼她一定知道眼睛能收入美景的道理。 「姊,我騙你的。我只是不小心聽見一個人說,眼睛可以收入美景。」 「你真的很無聊。幹嘛叫我丟下你,自己回家啊!」 那麼眼淚呢?難道也是故意的嗎?他姊又說:「你的眼睛騙不了人,迷路了吧?」 「沒有。」她反駁,隨後馬上轉移話題:「你真的相信眼睛可以……?」 「當然可以!我保證。」 「你確定嗎?」女孩帶著疑問的口氣。 「沒騙你。」姊姊回答,女孩沒有懷疑,就這麼相信了。 美好的,姊姊跟妹妹的故事還會繼續下去,但是不管怎樣,已經跟作者扯不上關係了,不,在女孩的...

巧遇

我得說說我那天在ㄆㄨㄣ街的巧遇。 前幾天我到ㄆㄨㄣ街吃飯,順便要借小說來看,因為原本那間租書店關門了,我就呆站在那家店的大門口,但是這個不巧我看到旁邊有個小隙縫剛好可以一個人鑽進去,於是我就鑽進去了,不要問我為什麼要鑽進去,純粹只是不小心而已,沒有其他的原因。 別人強迫對我精神分析的話,我只能說是我的好奇心,趕亂解釋我的行為我一定會海扁這個精神分析師一頓,看來如果佛洛伊德現身的話我應該真的會打他。 順帶一提,上個禮拜上社課的時候皮帶一直掉,那個時候在講佛洛伊德的自由聯想,他的主張是會想到的東西才會不小心說出來。 「所以你想脫褲子。」好像是蠟燭學長發這個梗的。 回到原本的故事,那個時候我鑽進那個洞裏面,有種想起桃花源記的感覺。 結果發現洞的後面是一個門,是阿,是一個門在那邊。 我原本想敲門,但是看到邊有一個拉桿,我的手就不由自主地去拉。 真的是完全不由自主地去拉。 結果門就突然打開了,出現了一個女生。 「欸!」她說:「你是我的白馬王子。」 看來我拉了一個不該拉的鈕。 「你搞錯了,我是貓。」我說,順帶放一個爛梗。 「你是說夏目素食的作品嗎?還是說你是薛丁格的那隻貓,死不了的那隻?」 「不對!是 Thorndike 的貓。」 X 的我竟然想起那個很囧的實驗,似乎我真的是那隻不小心拉到拉桿的貓一樣,所以我前面才要極力撇清我真的有什麼意圖。 「那是什麼東西?」她不解地問。 「不重要,你為什麼要放那個拉桿。」 「因為拉那個拉桿的人會是白馬王子阿!你看,要進來這個洞的機率非常低,要進來這個洞而且不是開門而且拉拉桿的機率更低,算一算大概機率是 60 億分之一吧,這麼算你來你就是我的白馬王子了阿!」 「等等,你真的誤會了。」我只不過是最近在普心上到行為學派而不小心學到這個實驗而已。 難道其實她是 Thorndike 的轉世?假如是這樣的話我的普心作業應該要給她寫?不對,她根本不知道操作制約是什麼東西,所以問她一點作用都沒有,算了。 「我愛你。」她這麼對我說,讓我臉上三條線。 「等等你真的搞錯了,我們真的才剛認識而已,小姐妳真的認錯人了。」 「不會搞錯的,剛剛不是已經說出理由了嗎?」 「那算什麼鳥理由阿!如果重新再來一次,拉下拉桿的人不會是我,而是其他也修過普心的人。」 「可是是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