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教育改革與學習動機

這次演講的講義內容乍看之下覺得是老生常談,這是基於我對於之前教改的失望,以及自己長期在補習班當輔導老師看到的亂象。不過當我聽陳伯璋先生的演講時,特別是當他說他關於學音樂的故事時,能夠仔細感受到他對於教育的期望以及對於十二年國教的想法,因而對十二年國教產生了一點希望。他說他小時候因為遇到了一個好的音樂老師,讓他差一點就去唸了師大音樂系:他從一個沒有被期待在音樂上有造詣的孩子,到老師認可他有音樂細胞。

這個故事對我而言是意義深遠的,因為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很有名的研究,是Carol Dweck教授的研究:一個人如果認為自己是沒有辦法進步的,就會裹足不前,如果一個人認為自己是能夠增長的,就會因此成長。很多在我們周遭的人之所以沒有辦法有良好的學習成效,以往總是被歸因於它們的資質不夠,或者是不夠努力,但是我認為更有可能是因為老師並不認為他們能夠有好的學習成效,基於老師的期望,老師硬把學生放入一個「用成績來衡量一切」的量尺中,這可以從心理學家Rosenthal的實驗中明白:就算孩子的智商是正常的,研究者只要事先跟老師說某一個孩子的智商低,老師就會給予學生負面的期望,導致忽略孩子的發言、多餘的批評…….等,老師會在無意識中影響學生,使得學生的成績就跟他預期的一樣差。這不禁讓我們反思,將來要身為老師的我們要如何才能夠破除這種對學生的刻板印象。

老師對於學生的影響很大,不但可能是負面的,也有可能是正面的。陳伯璋教授提供了一個正面的例子:原本在他的世界中音樂是黑白的,但是老師透過好的教法,使得他的世界當中音樂變成彩色。將來身為老師的我們也應該想盡辦法讓學生眼中的學科是彩色的。

對於十二年國教的改革,有很多人抱持著反對的觀點,有一派學者會對於改革的「效果」抱持著懷疑,他們懷疑這樣改革會不會讓孩子的「表現」下降?會不會降低孩子的競爭力?但是我們以往那種衡量孩子的標準真的是適當的嗎?講者也同時指出以往所認定的那些知識真的是重要的嗎?而且就算是重要的,有必要這樣把全部都塞給學生嗎?

講者認為現在的教育就是「揠苗助長」,孩子沒有辦法學起他還沒有辦法學習的東西,但是我們的教育體系就一味的塞東西給孩子,一味地趕進度。我對於一件事情百思不得其解:對於一個中後段高中的孩子,為什麼還是要塞高中課綱這種難度較高的課程,而不會看他們的能力去做適性教育呢?他們的地基是不穩的就應該要讓地基更穩固,不可能還不會爬的孩子就想要他們會跑步。依照現在的教育制度,他們在高中的學習效果很差,我們國家花了錢、花了時間,就自我感覺良好,實際上他們除了感到憂鬱、自卑以外並不會有任何學習上的樂趣。

最近我對於教育真的是完全喪失了信心,從我在補習班輔導看到的情形就完全明白:有一些成績好的同學因為驕傲而不理別人;有一些成績普通的同學因為擔心自己無法跟上而不願面對課程內容;有一些成績差的同學就只是在課堂裏面發呆,完全無法學習。在我的眼中,現在教育體制的老師,所做的並不是發揮學生的潛能,而就好像只是給一個教學的套裝,然後放任學生自生自滅而已。

在聽了這次的研討會之後,我越來越明白十二年國教改革最重要核心是學生的學習動機以及以學生為本位的教育,然而翻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願景與藍圖」當中,陳述觀點卻多以大人的觀點陳述而不是以學生的觀點,是大人希望什麼而不是孩子真正要什麼,這種陳述的觀點使我憂心。

我清楚教育改革的立意都是良善的,但是這些良善的觀點可能就是「大人覺得這樣對小孩是好的」,而沒有真正觸及「小孩親身感受是好的」。大人可能會覺得小孩在某些環境下應該會快樂,可是不一定能夠觸及小孩子真正的感受,這點是我對於十二年國教十分憂心的地方。在十二年國教的理論不斷展演之下,這些理論與孩子內心真正的狀態是否會脫鉤,這是需要繼續討論的。


 

十二年國教與以往的教育不同,以往的教育充滿的是大人對小孩的「要求」,大人會指示小孩應該要怎麼做,而不應該怎麼做,小孩學習的動機是被動的而不是主動的;十二年國教希望孩子能夠主動的學習,是主動的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事物。這樣的轉變與心理學當中的動機研究有很大的關連。我們期盼小孩子能夠有怎樣的學習動機,如果身為心理系的一份子沒有先對這個有好的研究,恐怕可能會讓十二年國教的政策功虧一簣。

對於學習動機的深入洞察以及研究是非常重要的,陳伯璋教授的演講無非就是告訴我們一句在我心中不斷迴盪,而且十分嚴重的話語:「沒有動機就沒有學習。」現在的教育就是沒有動機的教育,或者孩子的動機是依賴於那些表面的外在動機:成績、家長的期望、排名……之類的,而沒有辦法發自內心真正的喜歡一個學科,發自內心真正的看見那個學科絢麗的色彩而不是黑白的。

我高中的時候也有一個深刻的例子,我國中以前的數學成績都非常好,但到了高一因為進入了數理資優班而深深地受到打擊,甚至產生了對於數學的厭惡。但是,也就在這樣的厭惡之下我恍然大悟我以往對於數學的興趣都是建立在成績之上,也許我很小的時候是真的對數學有興趣的,但是隨著年紀的增長,外在動機凌駕於內在動機之上,我對數學的興趣就變的很膚淺,只依賴於成績之上。

從那時候開始,我明白「有興趣的事情並不是做的很好的事情,而是就算做的很差卻還是會毅然決然去做的事」。陳伯璋教授說他因為想要學音樂而偷打了音樂教室的鑰匙,並不是因為他本來就很會彈琴,而是因為他有著對於音樂打從心底的熱忱。這種熱忱儘管在外人眼中是捉摸不定的,因此大家以往都使用外在的指標來衡量一個人的學習狀況,而不會重視更重要的內在指標—興趣。無論考的再怎麼好,沒有興趣學習狀況就是糟糕的,同樣是那句話:沒有動機就沒有學習。

然而,教育改革還有非常長一段路要走,因為我們真的很不清楚到底是什麼構成了捉摸不定的「興趣」?我們也不清楚到底興趣有多少比例是可以培養的而又有多少比例是無法改變的?我們也不是完全清楚是否只要學生具有興趣就一定能夠學的好?以往的教育面對這樣的問題就會選擇完全不管一個人內心的想法而只看那些看似客觀的標準,但是現在的教育不一樣了,我們要回來討論孩子學習動機與興趣的問題。

很多人並不相信能夠對於某些討厭的學習科目感到興趣,就如同我高中的時候排斥國文,甚至還把課本重重摔到地上。然而,如果能夠更仔細洞察,就能發現這些對於學科的反感並不是本來就在那裡的,是因為人長期在教育制度中感到難過,喜歡畫畫的人總是被罵亂塗鴉、喜歡看文字的人總是被說不務正業,導致孩子越來越壓抑,越來越抑制自己對於知識的興趣—以保護自己不會失望。當一個想要擁抱數學的孩子被當成笨蛋時,他就不再會伸出雙手,而躲得遠遠的。每一個人,從小到大有多少次這樣的經驗,在與別人比較之中黯淡無光。

我相信孩子有天生的探索能力,幼兒總是喜歡問為什麼,想要了解這個世界的知識,只是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慢慢接受大人、社會加諸於自己身上的枷鎖,眼前的世界就只剩空虛的分數而已。而十二年國教所要教改的核心,就是去除這些大人們的枷鎖,讓孩子能夠「求其放心」,成為學習的主體。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TAAZE送二手書注意事項!!

網路上可能只有少數的網頁有在介紹TAAZE讀冊二手書上架的注意事項, 大多都是說怎麼送書而已,但是筆者在最近送出了兩批二手書之後發現有一些送二手書的時候需要注意的事項,也希望這些可以幫助到以後想要在TAAZE賣二手書的廣大讀者們XD 注意事項一 所有要送過去的書都要有被丟棄的打算。 在二手書待售條款的第十一條: 十一、二手書退回費用: 1.二手書退回費用包含運費與退回手續費, 運費以每本新台幣20元計算;二手書原書籍定價(版權頁定價)之5%為退回手續費 。上述兩項費用加總未滿新台幣100元者,以新台幣100元計。除下列第2點描述之特殊情況,退回費用採貨到付款。 每一次送過去的書裡面,只要冊封有一些凹損,由TAAZE判定他們覺得不能賣的時候,就會直接說要把這些書下架,如果想要把這些書退回的話,就會收到鉅額的手續費和運費XDD,筆者第一次就被這個手續費驚訝到。 因此,要在TAAZE賣二手書請做好書被丟棄的準備,也就是就算書沒有被驗過也不要他們退回來的打算,不然在書賣出去之前就會賠上不少。 注意事項二 在賣之前請先試著在其他網路拍賣平台(露天、蝦皮等)試著賣賣看一段時間  在二手書待售條款的第七條: 七、代售手續費(佣金)與賣家銷售所得: 賣家銷售所得之計算方式: 賣家自訂售價扣除代售手續費(佣金,採四捨五入) 之餘額為賣家銷售所得。 代售手續費(佣金)為賣家自訂售價之35% 。與讀冊生活另行議定代售手續費(佣金)之賣家不在此限。以賣家自訂售價新台幣110元為例,110元x35%四捨五入後,新台幣39元為代售手續費(佣金),110-39=新台幣71元為賣家銷售所得。  二手書能夠賣的錢裡面有35%的部分會被抽成。我是可以理解TAAZE的工作人員辛苦的處理很多二手書,要確認書況並且把這些書跟販賣書的連結整合起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35%其實真的很高,露天的手續費大是1.5%,35%是1.5%的23.3倍。 追根究柢而言,可能因為二手書的買賣還算是一個寡占的生意,有名的二手書店包含茉莉、華新、書寶,以及網路二手書店TAAZE,在收購二手書還有賣出去的價格間都有極高的抽成。在二手書的買賣市場當中我們缺乏了一個不經由他人經手的自由市場,我們每一次想要賣二手書都被其他公司撥了一層皮。 ...

傾城之戀與張愛玲的愛情觀

收錄在傾城之戀一書中收錄了張愛玲一生中最有名的作品之一:傾城之戀,這個故事名稱乍聽之下好樣要寫什麼公主與王子之間的故事,而且,的確,如果光看整個故事表面,好像男主角與女主角有了幸福美滿的結局,舉例來說,張愛玲在文末如此道: 到處都是傳奇,可不見得有這麼圓滿的收場。胡琴咿咿啞啞拉著,在萬盞燈的夜晚,拉過來又拉過去,說不盡的蒼涼故事—不問也罷。 看這樣的結尾會以為這個故事僅僅是諷刺這個世界上的愛情不會像這兩個人的愛情一樣美好;這個世界上的人不會像是這兩個人一樣真愛,這類的評論,然而,如果深層的看傾城之戀,就會發現張愛玲所要說的並不是這個樣子,在張愛玲的眼中,這樣的愛情稱不上是幸福也說不上是不幸,只能說得上是某種「巧合」的產物。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 這一句話完全道出了張愛玲的「傾城之戀」,「傾城之戀」這四個字本來會讓人想到那種至高無上的愛情,這樣的愛情甚至值得犧牲一整座城來換取,典型對傾城之戀的的想像如下: 「女主角是一個城的公主,而男主角是平民,原本城裡的國王要將女主角嫁給某個王公貴族,然後這個女主角落跑了,於是就愛上了這個男主角,可能接下來國王一聲令下要殺了這個男主角,結果男主角就跟女主角私奔之類的。」 或許也可以想像各種歷史故事的面貌,例如:商紂王禹妲己、周幽王與褒姒,這也都是非常典型的「傾城之戀」,然而這樣的傾城之戀所說的都是:美好的愛情與江山之間的抉擇。 但,張愛玲的傾城之戀完全不是這樣,這個故事只是:香港落陷了,因此男女主角結婚了,雖然這個與典型的傾城之戀都有「傾城」與「戀」,但是其中的意義分明就是完全不同的事物。 在典型的例子之中,愛是目的,相對的,城的毀滅就成為了愛的工具;但在張愛玲的故事中,很難看出來這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麼實質關係,比較像是一個巧合:城的毀滅剛好成為促成了愛情的工具。也難怪張愛玲後來會這麼說: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這不可理喻的世界裡,誰知道什麼是因,什麼是果?誰知道呢,也許就因為要成全她,一個大都市傾覆了。成千上萬的人死去,成千上萬的人痛苦著,跟著是驚天動地的大改革……流蘇並不覺得她在歷史上的地位有什麼微妙之點。她只是笑盈盈地站起身來,將蚊煙香盤踢到桌子底下去。 在這段文章中,張愛玲說的這個「也許」是毫無因果的,因為流蘇在歷史上並不是什麼大人物,不可能會直接造成城市毀滅,然而也正是這個「也許」讓我們了解張愛...

陳榮凱教授訪問及心得

1. 生涯人物的生涯發展歷程的理解陳述 成長期:對科學的想像 小時候想當太空人 原本住在台中,高中的時候因為聽說台北的人很厲害,於是來台北建中求學,於是與原本家庭的互動較少 求學過程中,發現台北人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厲害 探索期:定錨,立定數學志向 明白台灣沒有太空人,而且要去國外當太空人的夢想太遙遠 高中時期立志要當科學家,但是還沒有決定要念什麼 關鍵點:那個時候原本是念二類組的系,因為聽說第三類組的老師教得比較好所以轉去第三類組,後來發現自己對於生物要「背」的東西沒有興趣,最後又轉回二類組。並不是對所有生物都沒興趣,而是對死背的東西沒興趣。→尋求要理解的科學 明白科學最根本的部分就是數學,之後決定要當數學家,課業壓力也就突然降低了。 大學念台大數學系,畢業之後去美國留學,直攻博士 在國外研究台灣幾乎沒有人研究的「代數幾何」